随着天气越来越冷,
大家每天的日程也就剩下
宅吃宅吃了吧..
锻炼健身神马的,就随缘啦!
等到哪天宅腻了,
才会翻出尘封已久的健身卡,
去健身房打卡一波。
把健身房所有器械都撸一遍,
再回到沙发的怀抱,
继续肥宅的生活。
但是第二天起床,
却发现自己全身酸痛。
甚至抬不起手,也抬不起腿。
这到底是什么鬼?
其实大家也经常会有类似经历:
很久没健身,偶尔复出锻炼,
往往第二天就会出现全身酸痛。
对于这股莫名的酸痛,
很多小伙伴就担心,
是不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,
默默的受伤了呢?
酸酸痛痛的那些事
其实上述训练后隔一阵子,
才出现的酸痛非常常见,
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。
(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,DOMS)
往往是运动后12小时后才逐渐加剧,
同时伴有疲倦乏力,
甚至还出现肌肉痉挛、僵硬等症状,
1-3天达到峰值,
随后酸痛感逐渐减弱,
一般5-7天才能完全恢复。
图片来源:pexels.com
任何剧烈运动后,
均可能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,
尤其是长距离跑步或离心运动更是如此。
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:
关于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机制,
学界有很多争议。
早期的说法是由于肌肉的乳酸堆积。
虽然乳酸堆积确实会引起肌肉酸痛,
但乳酸通常在数小时内就会代谢完毕,
不会让你酸痛几天甚至一周。
现在更多的说法表示,
DOMS是由于训练后造成的微量创伤,
而产生的不适感。
肌肉的离心收缩,
(比如举着哑铃缓慢下落,
就像起吊机将货物缓慢放下的过程)
尤其是强度过大、不熟悉的肌肉运动,
导致肌纤维损伤,
都会出现明显的DOMS现象。
影响DOMS的因素:
(1)训练强度:强度越大,越容易出现酸痛。尤其是此前没有运动经历,突然开始运动;或停训时间过长,重新恢复训练,都会出现DOMS反应剧烈,酸痛感较强。
(2)训练持续时间。训练持续时间越长,酸痛越厉害。
(3)训练方式。突然开始尝试新的训练方式,DOMS反应强烈,疼痛感较强。
(4)其他。肌肉的收缩形式、训练者年龄等也会影响肌肉酸痛。
比如肌肉的离心收缩会更容易导致肌肉酸痛。
酸痛?拉伤?傻傻分不清楚
如上所述,
DOMS是力量训练造成的微小创伤。
但是如果训练姿势不正确,
或受力超出身体负荷,
则容易出现肌肉拉伤。
很多健身小白就会纠结:
如何辨别自己是肌肉拉伤,
还是肌肉酸痛呢?
两者区别
肌肉酸痛往往是人们在力量训练
或不太适应的运动练习,
比如运动量增大或增加新的运动项目后,
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。
而这些症状往往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,
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训练时,
肌肉酸痛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。
图片来源:pexels.com
肌肉拉伤则不同,
肌肉或韧带拉伤
会造成肌肉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,
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,
还可能带来较严重的后果。
如何判定
方法一、感知法
肌肉酸痛感觉多为酸酸、紧紧的,
往往隔天才开始,
一周内酸痛会消失。
如果是运动损伤,
则是刺刺热热的感觉,伴随无力感,
一般受伤后或数小时后就有感觉,
持续往往超过一周。
图片来源:ifit
方法二、按压法
用手指按压并感知伤痛处肌肉,
如果是正常运动后的肌肉酸痛,
往往面积较大,且有对称性。
比如卧推后造成胸肌疼痛,
往往整块胸肌都有影响,
而且左右胸肌都会有痛感。
而肌肉拉伤,则通常为某点疼痛,无对称性。
图片来源:pexels.com
方法三、收缩拉伸法
正常运动后肌肉酸痛,
拉伸酸痛处肌肉,
疼痛感往往会减轻,
用力收缩肌肉,则疼痛感加强。
而且运动拉伤,
则表现为拉伸肌肉疼痛感加重。
如何缓解肌肉酸痛?
通常延迟性肌肉疼痛,并无不好,
但对于勤于训练的小伙伴,
如果酸痛过于严重,
影响下次正常训练的话,
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。
运动前热身
研究证明,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
有效减轻肌肉酸痛。
所以在力量训练前,
进行1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,
一方面能使身体更快适应
之后的力量训练,
同时又能降低延缓肌肉酸痛。
图片来源:pexels.com